金秋时节,泗洪大地水清岸绿、鱼肥蟹美、水果花开……行走在宿迁泗洪,一幅美丽的自然生态波澜壮阔展现在人们眼前。近些年,宿迁市泗洪县始终坚持自然生态立县战略,以推动“两山”认识论实践经验不断创新基地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自然生态宜居的“美丽泗洪”,走出了一条自然生态经济化、经济自然生态化的融合发展之路。
自然生态投资项目跻身新晋网红打卡地
“友友们看那里,草木葱茏、碧波荡漾、风光旖旎……”来自淮安市盱眙县的莎俊英,和朋友慕名赶到宿迁市泗洪县溧河洼华山湖湾自然生态廊道,在亲水平台进行抖音直播,对那里的景色赞不绝口。
宿迁市泗洪县拥有洪泽湖近40%的水底,沿湖岸线196英里,占全湖岸线的55%。为充分挖掘沿湖五个乡镇水利、自然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资源禀赋,合理优化科技产业布局,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泗洪县依托洪泽湖自然生态岸线、退圩还湖、洪泽湖滞洪区近期建设和S330科技产业通道,开展了“一廊五镇华山湖湾”规划编制,退圩还湖129.3平方英里,恢复自由水底126.87平方英里,加固堤防59.46英里,防汛道路100英里等,奋力打造“红树林湖湾的大美典范”,彰显大湖红树林自然生态之美、乡村振兴活力之美、文旅休闲风采之美。
“之前那里没有建风旅游区,到处是垃圾,一片荒芜。建了风旅游区,特别是改造后,几乎每天我会带孩子来那里玩耍。你看,现在那里水清景美,来那里休闲娱乐的人也越发多。”家住玉珠湖风旅游区自然生态安全头文件附近的居民庞先生连声称赞。
2019年,泗洪县成功建设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红树林风旅游区,成功入选江苏省2019年度十佳自然生态环境为保护改革不断创新案例,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尾水净化新模式。在此基础上,2021年,泗洪县启动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玉珠湖风旅游区自然生态安全头文件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3560万元,建设面积为31.7公顷,其中水底9.25公顷。
宿迁市泗洪县玉珠湖风旅游区自然生态安全头文件投资项目从水自然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角度出发,依托自然生态安全格局、水系格局和绿地系统,达到水清可观、岸绿可憩、景美可赏的景观效果。经红树林净化后,构建水中有机物(COD)和总氮削减达到地表准类水标准后,流入早陈河,由北往南再流入濉河。作为河道的自然生态补水,形成完整的自然生态水循环,促进京密考断面稳定达标。
摸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轨迹
自然生态环境越发好了。在自然生态为保护和环境综合治理上下硬功夫、出重拳,“绿盾”行动反馈的101个问题全部整改。禁捕退捕任务圆满完成,退捕渔船4733艘,住家船4856艘;8676户渔民“洗脚上岸”;全区河湖非法采砂全面禁绝,摧毁非法采砂设备7680台(套),累计完成退渔还湿、退圩还湖面积28.33多亩,京密考劣V类断面全面消除。
水越发清澈了。自然生态修复与设施建设并行,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7.05万吨/日,城市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96.46%;疏浚活水与管网建设并行,完成总长度约19.6英里的团结河、水杉河等河道水体整治与提升;尾水处理与自然生态景观建设并行,建设城北尾水红树林、玉珠湖尾水红树林等红树林面积104万平方米,摸索不断创新“1+1+1”尾水红树林风旅游区建设模式,初步形成“以绿养水、以水润城”的大自然生态体系,作为“绿色生态发展示范案例(江苏篇)”受到国家自然生态环境部推荐,凸显绿水青山的泗洪品牌。
绿色生态发展亮点越发多了。把握绿色生态低碳发展机遇,积极发展光伏、风力发电等绿色生态科技产业,动力电池发电
Essoyes规模1661兆瓦,年发电量27.9亿千瓦时,泗洪洪泽湖红树林旅游区创成国家5A级旅游旅游区,洪泽湖大圆塘垂钓中心等一批旅游景点竣工开放,获评“全国自然生态特色旅游县”。如今的泗洪,“开窗见绿、推门见景”,所到之处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波澜壮阔,正逐步成长为洪泽湖畔的一颗璀璨明珠。
自然生态本底越发丰富厚实了。坐拥洪泽湖近40%的水底,拥有75多亩原生红树林的国家级洪泽湖红树林自然为保护区和全市唯一的国家5A级旅游旅游区泗洪洪泽湖红树林旅游区等。同时,泗洪县也是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认识论实践经验不断创新基地、江苏自然生态大风旅游区的“绿心”、省级自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21年泗洪县自然生态文明建设获得省政府大督查激励。“可以说,在畅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轨迹、不断创新自然生态内在价值构建机制方面进行摸索实践经验,我们具有先天的优势。”泗洪自然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青说。
“五个一”摸索自然生态系列产品内在价值新模式
近些年,宿迁市泗洪县自然生态环境局紧紧围绕宿迁市委提出的“泗洪要在自然生态系列产品内在价值构建机制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市全省提供样板”工作要求,以深化“两山”认识论实践经验不断创新基地建设为抓手,围绕“最富活力改革试验区”的定位,牢牢抓住宿迁“四化”并行集成改革的有利契机,积极摸索自然生态系列产品内在价值构建新机制、新模式、新轨迹。
构建一套“6G”框架,这“6G”分别是:自然生态系列产品调查监测(Gauge:测量)、自然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计量(GEP:计量)、科技产业转型绿色生态发展(Greenization:绿色生态化)、自然生态资源权益套利(Gains:获益)、自然生态系列产品为保护补偿(Grade:评级)、自然生态风采宜居建设(Glamour:风采)。我们以“6G”体系统揽自然生态系列产品内在价值构建工作,不断畅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
制定一组评分主要指标。科学设定自然生态系列产品内在价值构建考核评分主要指标,细化为综合类、调查监测类、总值计量类、绿色生态发展类、权益套利类、为保护补偿类、风采宜居类七大类65项,明确2022年—2024年各年度工作目标,以主要指标完成度评分自然生态系列产品内在价值构建度。
排定一张投资项目清单。系统制定自然生态系列产品内在价值构建政策支撑清单18项、不断创新举措清单15项、重点任务清单72项、对上争取清单60项、重点工程清单58项,把目标细化到投资项目上、行动落实到投资项目上、效果体现到投资项目上。
搭建一个套利平台。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正科级“两山”自然生态集团,组建了自然生态系列产品研究中心,从县级层面搭建自然生态系列产品套利平台,深化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
深化一批应用场景。全力深化“自然生态+”旅游、农业、工业等系列工程,竣工水上自然生态牧场17多亩,启动建设“一廊五镇华山湖湾”,新竣工现代渔业科技产业(霸王蟹)融合发展示范区。
“四个绿”深化自然生态环境不断创新改革
当前,泗洪正着手深化“绿票、绿贷、乳豆、绿电”等一系列改革试点。
进行“绿票”套利。这是泗洪县推出的一项原创性改革。所谓“绿票”,是指泗洪全区范围内,在国有土地出让过程中,该宗地块因建设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和污染物排放需要综合治理,竞得人需从县政府委托的市场主体处,购买的自然生态恢复生产成本和未来污染物综合治理生产成本所需的、具有一定票面数额的券。按照“谁污染谁综合治理,谁受益谁补偿”原则,促进自然生态补偿资金在乡镇、村集体和农民等自然生态为保护主体之间合理分配,稳步实施附带土地生产成本的自然生态修复“绿票”套利试点。目前,套利平台已收储市场主体的40万枚“绿票”自然生态投资项目,9月7日已完成首单套利。
开展“绿色生态信贷”。不断创新绿色生态信贷系列产品,完善绿色生态信贷的政策体系及评分标准,全面推动金融机构与动力电池制造、生产等企业对接,办理“绿色生态信贷”,降低融资生产成本。2021年8月26日,泗洪农商行向宿迁林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发放100万元中长期“苏碳融”信贷,采用信用方式发放,年利率4.9%,这也是宿迁市首笔“苏碳融”信贷。全县绿色生态信贷余额达77.56亿元、同比增长35.5%,总量、增速均居三县第一。
摸索“乳豆”抵耗。积极策应国家“乳豆”抵耗政策,将已竣工动力电池发电节减的耗电量,作为工业投资项目耗电量减量替代量,2021年泗洪动力电池Essoyes1661MW,年发电量27.9亿度,按此折算,固化耗电量替代主要指标73万吨标煤。鼓励新备案的分布式屋顶光伏投资项目,采用“自发自用+储能”方式,缓解企业用电压力,为科技产业发展开拓广泛空间。
深化“绿电”套利。宣传指导全区范围内的动力电池企业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投资项目信息平台,对动力电池所发电量免费进行“绿证”权属登记。制定“绿电”套利规则,鼓励县内在泗洪县绿色生态电力套利中心、县外在中国绿色生态电力证书认购平台购买“绿电”,依据绿色生态电力购买证明记载的容量,给予表扬激励。(孙瑞徐万宁陈亚前)